close

在我們緊張的時刻,或是精神不振的時候,深呼吸幾下,總是能夠讓我們立即安定情緒,恢復精神。事實上,深呼吸,不但是我們嬰兒時期就會的呼吸方式,更是幫助我們身心健康的最佳助力。

 

 

 

許多人可能會認為呼吸的動作只是一種本能反應,是與生俱來就會的動作,但是當我們長大為成人之後,呼吸的方式卻和自己嬰兒時期不同,一般成人是用胸肌的力量呼吸­,而嬰兒卻是用橫隔膜。雖然呼吸的過程一樣是吸進氧氣、排出身體代謝的廢氣,但是正確的呼吸方式,不只是讓我們吸收到足夠的氧氣,更重要的是要讓呼吸與心跳和身體的自然節奏相互配合。

 

 

 

不論是中國的氣功養生法門,或是西方的冥想靜坐,都很重視呼吸的節奏,也都強調用橫隔膜幫助呼吸的重要,在許多運動員或是聲樂家、管樂器演奏家的訓練裡,用橫隔膜呼吸更是基本的訓練功課。

 

 

 

我們每一次的呼吸,氧氣和代謝的廢氣二氧化碳就在肺部的血液中進行交換,排出二氧化碳,吸進氧氣。隨著二氧化碳在血液中的濃度不同,血液的酸鹼性就會改變,體內的新陳代謝與生化平衡就會跟著變動,心跳的速度也會隨著調整。身體有許多自然的節奏,除了心跳和呼吸以外,我們的腦波、腸胃蠕動、睡眠、內分泌等等,也都遵循一定的週期節奏,而這些生理的週期都會相互影響。

 

 

 

心跳的速度我們無法由意識來控制,但是我們卻可以控制一部分呼吸的速度,因此,如果我們能夠讓身體自己的呼吸配合心跳的節奏,應該能有更健康的身心。

 

 

 

成人在一般的狀況下,大多是運用胸肌的力量呼吸,而非運用橫隔膜。運用胸肌的目的是為了提供額外的呼吸力量,通常只有在運動的時候,或是我們處在壓力和緊張的情緒中,才會牽動到胸肌,把肋骨撐起來,擴大胸腔的空間,讓肺葉擴張,但是在這時候我們的橫隔膜卻無法使力。一般人由於長期處於壓力下,大多時候都是用胸肌的力量呼吸,這樣的呼吸方式會妨礙體內代謝的廢氣二氧化碳排出,影響新陳代謝的速率。

 

 

 

 

許多人隨時都處在緊張的狀態,用胸肌呼吸,只有當人們在放鬆的狀態、或是入睡的時候、以及深呼吸和嬰兒時期,是藉助橫膈膜來幫助呼吸。

 

 

 

在吸氣的時候,橫隔膜會下降,讓肺葉擴張、腹部突起,吐氣的時候橫隔膜上昇、腹部凹下。用這樣的方式呼吸時,由於橫膈膜和腦部的中樞神經相通,所以能夠配合心跳的速率,如果呼吸的方式正確,橫隔膜會自然的與心跳節奏互相協調,相對的,胸肌就不具有這樣的協調能力。

 

 

 

在過去的醫學研究當中已經發覺,呼吸的次數和心跳速度之間的協調,對於健康的狀態有很大的影響。

 

 

 

研究人員用一個人每分鐘的平均心跳數,除以平均呼吸的次數,發現如果得到的結果是整數,他的健康狀態通常比結果是非整數的人要好,這個結果說明了心跳與呼吸的節奏相互協調的重要性。

 

 

 

如果正確的運用橫隔膜呼吸主導呼吸節奏,自然的與心跳速率協調,所有的生理活動效率都會提高,即使在面對壓力的時候,提醒自己解除胸肌的呼吸,讓橫隔膜來深呼吸,一定都能有更加的表現。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健康好診所 的頭像
    健康好診所

    健康好診所

    健康好診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