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去年一項統計也指出,國內大多數人並不願意活太久。但是相對的,絕大多數人都希望能越活越健康。因此,在抗衰老醫學界有句話說:「我期待在年紀老大,身心卻仍青春時死去(I would like dying young at the old age.)。」 

 

 

 

 

關於老化,或是老化的原因與理論,一直是這幾年來醫學研究的重點。

 

 

 

 

目前的研究發現,基本上每一個細胞的壽命長短是固定的,這是因為每一次細胞的複製過程中,染色體末端的端粒(telemere)就會減少一些。

 

 

 

每個人的細胞染色體端粒的長度是在出生時就已經決定的,當端粒的長度消耗殆盡,就是細胞死亡的時候,所以細胞的壽命也是固定的。當細胞一一死亡時,人體就會逐漸衰竭而死。依此估計,人類的壽命可能達到約120歲。

 

 

 

 

但是,現代人極少有如此壽終正寢的情形,因為大多數的人都在七、八十歲就因為疾病而死亡。因此,關於如何延長壽命與維持健康,絕不只是染色體端粒長度而已,而是如何解決疾病的問題。

   

 

 

 

 許多人認為老化是自然的現象,因此在四、五十歲身體開始出現各種疾病症狀時,總是用:「反正老了就是這樣」來讓自己接受現狀。但是,抗衰老醫學的出發點就在於把老化當作是一種疾病,以治療和預防疾病的角度來看待老化。

 

 

 

 

雖然不同的醫學觀點對於老化有不同的看法,例如神經醫學認為老化是神經細胞不斷受損傷而引起;心臟科醫師認為是血管硬化導致重要的細胞無法獲得足夠的氧氣和養分所造成;細胞生物學家認為是細胞內的自殺程式啟動而造成老化等等。但近幾年來最受到重視的是自由基對身體造成損耗的理論。

 

 

 

 

 

 

身體正常的新陳代謝本來就會產生許多自由基,而各種環境的毒素、生活壓力、病菌感染等等因素也都會產生自由基。自由基具有極強的氧化作用,會破壞身體的染色體、細胞膜、以及粒線體。正常情形下,自由基可以被完整的解毒而排出體外,但是當身體的抗氧化能力不足,或是產生的自由基過多,就會對細胞造成各種損害。

 

 

 

 

 

 

據估計每個細胞每天會受到自由基攻擊10,000次以上,而細胞雖然有抗氧化能力和自我復原的能力,但可能來不及修復所有的損害,因而逐步造成細胞機能不足而身體逐漸老化。

 

 

 

 

一般而言,細胞越活躍、消耗能量越多的組織,將會產生越多的自由基,因此老化的機率也越高,例如心臟、肝臟、腎臟、免疫系統以及神經系統,也難怪許多慢性疾病都由此發生。

 

 

 

 

 

現在不只是抗衰老治療,許多人都開始用各種抗氧化劑如維他命C、維他命E、beta-胡蘿蔔素來保健,預防許多與自由基過多有關的疾病如癌症、心血管疾病等。

 

 

 

 

也許未來人類可以用基因治療的方式來提高人體抗氧化的能力。

 

 

 

 

但是,自由基可能不是唯一造成老化的因素,至少就目前的醫學探討,環境、情緒、荷爾蒙、營養、病菌、運動、生活型態等等,都對老化有各種不同的影響,而且彼此又有十分複雜的交互關聯,因此,抗衰老醫學不但只是探討如何延長壽命而已,而且將會是尋求對於健康的完全照顧的未來醫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健康好診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